沈帥青:已讀不回症候群 煩惱自找

City

發布時間: 2014/11/07 07:00

最後更新: 2014/11/07 10:26

分享:

分享:

WhatsApp新功能「藍剔」成為不少人噩夢。已讀卻不回覆變得沒藉口,一轉藍色便無從抵賴。既怕人知不回覆,當別人不回也心裡難受,「已讀不回症候群」,是否自找的煩惱?

兩個小小的藍剔,成為全球話題,WhatsApp宣布一項對用家有莫大影響的更新。以前發出信息後,一個剔代表已發出,兩個剔代表對方手機已接受訊息,但不等如已對方已讀。

更新後,當兩個灰色剔號轉變藍色,則代表信息已收且更已「被閱讀」,閱讀時間亦一併有紀錄,連群組內的信息,有多少人看了、誰看過也一清二楚(詳見新聞xxx)。

看似更貼心、將訊息收發情況顯示得更清楚,但用戶反應似乎驚多於喜,因為更新後,已讀不回變得無所循形,本來還可推說沒空看手機訊息,以前雖然有最後上線時間,但也有藉口說訊息未讀,還有理由解釋為什麼不回覆,但這兩個小小的藍剔,則徹底將你「出賣」了,既已讀,竟然不回,若對方是男女朋友,還可以怎樣解釋?

區議員又兼作家的鄺俊宇,昨日在網上撰文,形容藍剔是貼心得容易令人更傷心,質疑是否需要告訴發訊人,收訊人在何時何分何秒已讀訊息嗎?

WhatsApp的藍剔「邪惡」,會令人陷入無限想像,猜疑對方不重視自己,又會幻想對方在忙甚麼,質疑有甚麼更重要的事令其不回覆,他又指,發明藍剔功能的人,是否想引起情侶間大戰?

WhatsApp獨有的兩個剔功能,原意是確保發訊人安心訊息已送抵對方手機,但最終卻反成為不安心的原因,當出現「已讀不回」時又疑心又忐忑。

在台灣曾有人以「已讀不回症候群」來形容經常拿起手機查看對方回覆,且若對方未回覆就會焦慮不安的人,將之視為病態,聽來有點誇張,但卻是實情。

不知從何時開始,已讀不回被視為沒禮貌的行為,有調查指3成上司對下屬「已讀不回」反感,日本也曾有網站票選通訊軟件的十大討厭行為,已讀不回當然榜上有名。由Whatsapp兩個剔而引起情侶、友好之間的「胡思亂想」,究竟為什麼不回,是否自己變得不重要,等不到回覆的失落感,可以轉化為心裡一條刺又或一場吵架。

日本關西大學曾有調查指,在已讀功能的壓力下,有高達76%的受訪學生,表示會因要盡快回覆信息而感焦慮。

為一個或兩個剔而如此受煎熬,是否煩惱自尋呢?通訊方便固然是好,但我們與人之間的溝通,是否無時無刻也要靠訊息「回覆來回覆去」? 就算對方不覆,為何如此上心?每個人的手機裡,現時平均有多少通訊軟件?有多少群組?每天接收多少訊息?是否全部是重要事情?抑或只是吹水閒聊?

若還因為擔心對方得知已讀及已讀時間,惟恐「被介意」而要一一盡快回覆,這又怎不是噩夢?細心一想,就知只是自己的心魔作崇。

使用通訊軟件的原因,固然是貪方便,但若是重要的事又或急於要對方回覆,大可直接打個個電話,既然不急,又不想騷擾對方,則待對方有空閒才回覆,也沒大礙吧?何必為此生氣?

在即時通訊軟件仍未出現,打電話未有接聽而留了言,又或以電郵聯絡,也不會因為沒即時回覆而不安吧?現時卻為何變得如此心急、疑心?甚至將回覆或不回覆WhatsApp當作天大的事情?

現時大部分流行的通訊軟件如LINE、Facebook Messenger等,也紛紛設顯示訊息已讀的功能,說是為用戶提供更方便,但其實,某程度不也利用大家對已讀不回的心理恐懼,大家忙於回覆訊息,長時間在線,最大的贏家是誰?

如今手機已佔據了不少人每日大部分時間,向別人傳出及接收的訊息可能比起說話還要多,人與人之間的連繫,是否只繫於這一個或兩個剔?對此太上心,自尋的煩惱罷了!

撰文 : 沈帥青